成人类

NOTICE

如何进行创伤现场急救

  发布时间:2019-02-22 06:08:24  

  核心提示:严重的多发伤,必须现场急救,立即解除创伤对生命的威胁。忽视现场救治,一味盲目转运,必将增加死亡率。因此,创伤救治分秒必争,了解救治步骤,每一步衔接得好,伤员才能较快转危为安。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作用于人体后造成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我国每年创伤人数约1000万人次,创伤死亡数10万,伤残人数约1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人民币。这么多惊人的数字,使创伤急救作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当创伤就发生在我们面前时,该怎样进行急救呢?带着这个问题,健康网小编特意采访了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陈鸿辉所长。

  创伤救治现状

  陈所长指出,目前创伤救治观念陈旧,设备老化,救治队伍不稳定,水平不高,指挥协调能力较差。同时,急救网络不健全,国内救治半径多数>5公里,救治时间多数>15分钟,相比之下,国外救治半径≤5公里,救治时间5~8分钟。第一目击者多无救治能力,主要是因为有些医务人员急救水平不高,创伤评估标准不统一或不熟悉轻、重、缓、急难区分,抢救程序不规范,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不符合现代创伤。

  另外,患者死亡原因中,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陈所长解释,创伤后1小时为救治的关键时间,即为“黄金1小时”。严重的多发伤,必须现场急救,立即解除创伤对生命的威胁。忽视现场救治,一味盲目转运,必将增加死亡率。因此,创伤救治分秒必争,了解救治步骤,每一步衔接得好,伤员才能较快转危为安。

  创伤救治分三步

  第一步: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重症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

  第二步:急诊科救治

  伤病员经过现场急救、途中急救并后送至医院的急诊科,开始了伤病员的院内急救。

  第三部:院内重症监护

  交通伤伤员伤情重或经确定性的救治后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进一步的重症监护及救治。

 

  现场急救程序

  1、了解致伤因素,如交通伤、突发事件,判断危险是否已解除。

  2、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的救护场地。

  3、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病人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

  4、置伤病人于适合体位。

  5、迅速判断伤情,如同时有多个伤病人,要做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

  6、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7、有大血管损伤出血时立即止血。

  8、包扎伤口。优先包扎头部、胸、腹部伤口,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9、有四肢瘫痪,考虑有颈椎骨折、脱位时,先固定颈部。

  10、固定四肢。

  11、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

  Tips:普通市民在面对意外创伤时该怎么办?

  第一、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窒息。

  如果在家中遇到挤压伤、重物砸伤等创伤,也要记住“保命第一”的急救原则。其要点是: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尽量把伤者放在地上或床上这些平的地方,然后把伤者的头放到一侧。

  因为在家里摔到头易引起呕吐现象,呕吐物容易引起伤者窒息,所以将他的头摆到一侧,如果有呕吐物或颅脑内出血,就容易流出。

  第二步、现场止血、包扎、固定。

  止血,用手直接压住出血处是最直接有效的止血方法;如果这样还止不住,四肢出血时,原则上可以在出血点的近心段用绳子扎起来,以不出血为原则;但请采取这种方法止血的人注意在绳上缠个纸条或布条,写明止血的时间,好在送医后让医生知道何时该松开。

  包扎,家里有纱布的用纱布,如果没有纱布,用尽量干净的布将伤处包起来,以减少伤处的外部感染。有一种情况是不能包扎的:烫伤和烧伤,不然伤处的皮肤会粘连在包扎物上。

  固定,如在创伤中遇到四肢、颈部、腰部等骨折,四肢骨折就需要就地取材,在家就找家中长的板状物,在野外就找长的树枝,将受伤的肢体固定住,不让断骨活动伤到伤处的神经和血管,为下一步治疗与功能康复带来麻烦。